台MEMS標準化製程就緒 盼IC設計扮東風 | 2013-03-28 |
以半導體製造為基礎來發展台灣MEMS產業的藍圖正逐漸成形,在晶圓代工、IC封測廠通力合作下,CMOS製程的標準平台已然成形,而隨著製程備妥,晶圓、封測廠也期待由IC設計接棒,讓新的MEMS發展模式能繼續滾動。 從2008年至今,聯電針對MEMS而發展的模組化製程已大致就定位,以接單生產的步調來看,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大廠準備與聯電簽下NRE,開發的產品光譜涵蓋MEMS麥克風、加速度計和流體感測器(Flow Sensor)等,聯電已可以支援客戶絕大多數製程技術,少數製程尚待開發,例如Flow Sensor需要的Platinum Module製程則要到第2季備妥。 另一方面,利用CMOS標準化製程的MEMS產品也見起色,聯電與IC設計公司鑫創合作的MEMS麥克風產品可望於2013年量產,而聯電與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(CIC)共同開發的加速度計平台也接近完成階段,未來透過技轉,可望幫助多數IC設計公司快速開發出整合感測器的解決方案。 事實上,以往歐美日半導體整合元件廠(IDM)在加速度計、陀螺儀、MEMS麥克風等產品中,已經布下嚴密的專利防線,這也造成多數IC設計公司對感測器望而生畏的心態。 對此,同為台灣bio-tech感測器計畫舵手的交大策略發展辦公室執行長溫瓌岸認為,挑戰雖大,然台灣坐擁最完整的製造供應鏈,機會也更大,晶圓製造業者登高一呼,透過CMOS標準化製程另闢蹊徑,避開與外商正面衝突的機會。 溫瓌岸進一步指出,未來在消費性電子、醫療等情境當中,感測器應用將無所不在,包括MCU、RF等,都有可能與MEMS進一步整合,這也是台系IC設計難以抗拒的潮流。 然而,現階段市場上有MEMS設計能力的台系IC業者少之又少,從頭來過建立研發團隊又礦日費時,是以業界普遍認為,與其期待IC設計公司領航,不如成立幾家IP授權的公司從旁協助,便可快速拓展台IC設計業者在MEMS產業的足跡。 而感芯科技,便是在這樣抄捷徑的思維下成立,感芯科主要任務為建立嵌入式感測器的IP資料庫,專注於Multi Sensor領域的整合技術,並提供從設計端至後段晶圓製造、IC封測的技術支援服務。 溫瓌岸認為,與學術氛圍較濃厚的機構相較之下,感芯科已經具備公司雛形,在實務歷練的進度勢必更快,很有可能是台灣所有感測器計畫中,最快成長茁壯的一支。 據了解,感芯科掛在經濟部的計畫將於上半年告一段落,後續可能取得聯電的資助,鞏固其繼續經營的基礎;若能順意透過IP公司創造橋接上下游的合作模式,則CMOS標準化製程的成功也將指日可待。
原文網址:http://www.digitimes.com.tw/tw/dt/n/shwnws.asp?id=0000328345_RJT2PQHW5YM1TO493ZH94&ct=1 |